9月13日下午,在學校的組織下,全體師生分年級觀看電影《馮志遠》。我的心靈被洗滌、靈魂被震撼了。他那種為教育事業(yè)獻出自己青春和熱血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了我,那種無私的敬業(yè)精神,忘我的工作熱情,高尚的師德,深深打動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懷。電影《馮志遠》記錄的是一個平凡教師一生的從業(yè)生涯,看完電影的我受益匪淺??赐觌娪啊恶T志遠》,我被一個偉大的靈魂被深深的震撼了。
1958年,從東北師范大學畢業(yè)的二十八歲的馮志遠辭別了新婚的妻子與溫暖的小家,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妻子送給他的二胡,踏上了艱苦的教學之旅。誰曾想,他這一去,竟花去了一生的燦爛年華,直到他雙目失明,直到他退休,他都沒有離開這片讓他灑滿深情的貧瘠的西部土地,沒有離開他摯愛的教育事業(yè),沒有離開他那山區(qū)貧困的學生。影片透過講述教師馮志遠在寧夏期間點點滴滴的感人事跡,生動展現(xiàn)了人民教師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zhì)。
沙漠上,馮志遠伴隨著一路駝鈴來到了中寧縣鳴沙中學。由于家庭貧困,超多學生輟學。馮志遠不厭其煩地朝學生家里跑,苦口婆心地與家長談心,使許多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課堂。晚自習的課堂上,昏暗的小油燈下,每個孩子的臉都被熏黑了,馮志遠老師的燭光卻照亮了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他堅信知識更能改變命運!他堅信自己的發(fā)奮帶給學生的是期望。
由于先天性的眼疾,再加上超強度的工作、惡劣的自然和生活環(huán)境,馮志遠的視力急劇惡化。一天,馮志遠正在上語文課時,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見了。失明后,校長提出讓他退休回上海修養(yǎng),他卻默默的說:“我回上海去做什么呀?!”看到那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馮老師是把教師工作看作成自己的一生事業(yè),而不僅僅僅是職業(yè)了啊!
我也曾聽老師熟背過《岳陽樓記》這篇散文,但給我震撼最大令我終身難忘的卻是影片中雙目失明的馮老師飽含激情的那場朗誦,那是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最好的詮釋。感動于他挑燈對著放大鏡認真工作的畫面,感動于學生們舍不得他走的送別場面,感動于他失明后不肯離開講臺的衷心。42年彈指一揮間,最后有一天,他,不得不離開他深愛著的三尺講臺。街道兩邊站滿了送行的人群。一雙雙送別的眼睛里飽含著淚水。我的眼睛里也都是淚花。
《馮志遠》對于每個看過電影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不是透過簡單文字能夠表現(xiàn)的。馮志遠-一個普通而又響亮非凡的名字,說他普通是正因--像他這樣默默無聞地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奉獻自己的教師還有很多;說他響亮非凡是正因--生活在江南的他能到平苦的大西北工作40余年,直到他雙目失明,依然以他堅強的意志和信念為那些窮孩子奉獻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以自己的實際行為譜寫著育人的贊歌。
像如此甘為梯,并把教育和培養(yǎng)下一代做為自己使命的平凡人,在如今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能有多少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會像金子一般珍重,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無比絢爛的光芒。孩子是中國未來的期望,教育能富國強民,這個時代更需要像馮志遠這樣的人,他們才是真正育人的伯樂。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波瀾起伏,有的只是馮志遠老師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的42年光陰。他的青春,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時光,都留在了荒涼的大西北,用一生的時刻去實踐了他“做一束照亮童心的燭光”的諾言!只要生命不息,心中就有無法遏止的繼續(xù)付出的渴望,是他們讓這大愛充盈在天地之間,生生不息!
作為一名老教師,馮志遠的事跡讓我更懂得了教師一詞的真正含義,我也會用我的一生來詮釋“教師”這個神圣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