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雄鷹
正所謂“鳥籠里飛不出雄鷹”。老鷹的成長與“重生都會經歷許多坎坷與磨難正是因為如此,使我欣賞它。
鷹一生下來,并不像人類幼兒那樣無憂無慮,而是在它5歲左右時,它的父母就要把它從懸崖上仍下去,幼鷹在這危急時刻會拼命地扇動翅膀,追求那一絲生的希望。從而獲得了自己飛翔的技能,但在此之后它的父母會離開它,幼鷹會獨立生活。
鷹的壽命大約有70歲左右,但它活到40歲后就要經歷一個困難重重的選擇,因為在這時它的羽毛越長越多,致使他身體太重,飛起來異常吃力,它的喙越長越彎以致貼進了它的胸間,仿佛隨時都有刺進去的危險。它的指甲也越長越鈍,致使它無法準確的抓到獵物…
這些缺陷使它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要么卑微地活著在陸地上生活,以吃老鼠茍延殘喘。要么拔掉自己的羽毛,喙,與爪子及老化的指甲,重現(xiàn)鷹的驕傲。
當然,大多數(shù)鷹都會選第二條,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宿命論,是弱者的借口。”他們不甘與老鼠為伍,所以走上了重生之路。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要經歷50天,它們要有多大的毅力,拔掉身上的障礙,然后等待這漫長的“重生”。
當這段時間過去后,它們又能在天空中飛翔,仿佛它們就是這天空之主,鄙夷地看著地上的老鼠——“井底之蛙”或許又有某只鷹看著當初自己重生的山洞,久久凝望著,之后才揚長而去,撒下了鷹的驕傲與堅強的種子…
而社會中的某些人又何嘗沒有鷹的品質呢?張海迪,即使身體殘缺也沒有輕言放棄,而是堅強地走上了自學之路。這就是她的“重生”。
不經歷磨難,怎能見成果?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失敗,怎能會成功?如果鷹不付出行動只憑空想象,那么它也就不能見到俯視大地的壯觀景象了吧。
我欣賞鷹,它是了不起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