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一個初冬,中國核物理學奠基人施士元先生在法國巴黎大學成為居里夫人的學生。居里夫人是鐳研究所的所長,她一再試圖使施士元明白,他所從事的,是一項有趣的但又性命攸關的工作。
施士元做實驗時,她經常站在旁邊,反復地提醒他必須注意的事項:不能用手去碰放射源,否則手指會被灼傷;接近放射源時,要用鉛盾擋住自己的身體,要屏住呼吸,以防把放射性氣體吸入體內。有一個法國青年,身體強壯,工作也取得了進展,但因為沒注意安全事項,吸進了相當劑量的氡氣,患了急性肺炎,經多方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這在巴黎科學界引起了一陣騷動,有一陣子法國青年無人敢到鐳研究所工作了。
施士元的實驗課題正是那位法國青年未完成的。施士元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是個游泳好手,屏氣并做好防護工作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在鐳研究所的四年中,由于不斷得到居里夫人的指導,他的身體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那時候,要想在法國《科學院院報》、《物理年鑒》等雜志上發(fā)表科研論文是很不容易的,首先須經國家科學院院士推薦。在居里夫人的指導與推薦下,施士元的研究文章分別在這兩個刊物上發(fā)表。
1932—1933年,施士元出色地完成了錒C元素的核譜測定工作。當時這項實驗只有居里夫人的研究所能完成,而施士元是第一個完成這項實驗的人。
1933年,施士元獲得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后的第二天,居里夫人專門為他舉行了一個樸素的酒會。居里夫人用她的微笑扯起了這個中國年輕人歸航的風帆。也許是歸心似箭,也許是太年輕的緣故,當時興奮之極的施士元竟沒有留意居里夫人眼中的濕潤和臉上的一絲淡淡的傷感。
時隔一年,居里夫人去世。施士元未曾料想,巴黎一別,竟成永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