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季老的文章是去年的中學(xué)語文課本,不知道這位學(xué)者,更沒想到他竟是“國寶級”的大師。
第二次接觸季老是與父母的談話,對于父母對他的熟知我似乎還很驚訝。從他們的言語中大體了解了這位百歲老人,但印象還是很模糊,總感覺像這樣的學(xué)者比比皆是。
第三次接觸季老是一個噩耗--駕鶴西去,由此事再次覺得這位老人像是一個謎:為什么全國會這樣轟動?中國損失了什么?我非常想徹底了解一下這位在我以及所有中國人心中的傳奇老人。
第四次接觸季老是在圖書館中,偶然看到了季老書籍的專欄,便翻閱起來。這次,我想我真的是解決了心中的困惑,閱讀他的自傳,閱讀他的散文,閱讀他的心情日記,閱讀他的生活。
早已明白他是一位大師,可這次的收獲在于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是“國學(xué)大師”。原因在于:他的身世:用文中的話形容,是位于當(dāng)時全國貧窮省份之一的山東最貧窮的臨清縣的最貧窮的村莊的最貧窮的人家;他的經(jīng)歷:六歲為叔父接到濟(jì)南,自己形容“少無大志”,非常貪玩,卻幸運(yùn)踏入了清華園;他的國外生活:德國的十年已成為季老的“第二故鄉(xiāng)”。在這里,季老完成了對國學(xué)的研究。他自己說,也許沒有在德國的十年,沒有他今天的成就,甚至不能活到今日…………
太多的太多,季老的生活在平淡、舒適中取得了成就。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從來沒有什么志向,更從未想過會成為“國學(xué)大師”,只是一心研究他感興趣的學(xué)問,并為之付諸努力,持之以恒。
我想這便是季老流芳百世的原因,非常簡單,重要的是肯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