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猴祖”的說法,古籍如《詩經(jīng)》、《禮記》、《爾雅》、《莊子》、《列子》、《山海經(jīng)》、《淮南子》、《世說》等均有記載;筆記、野史、小說等記載尤多。記載名稱各異,遂有猴、猿、猨(音‘猿’)、猱(音‘撓’)、狙、獼猴、禺、沐猴、狖(音‘又’)、參軍、王孫等均指猿猴?!对娊?jīng)·小雅·角弓》中的“毋教猱升木。”就是說:猴不用人教,就會攀木,說明古人對猴有仔細(xì)的觀察。漢代王延壽撰有《王孫賦》,唐柳宗元有《贈王孫》賦等都是寫猴。
人們利用猴的攀緣特點,經(jīng)過對它訓(xùn)練演示雜技,如宋代陳暘所撰的《樂書》,就有“漢世有獼猴緣桿之技。”李昉的《太平廣記》也有“蜀人陽千度弄胡孫(猢猻),飼養(yǎng)十余頭,會人言語。令騎馬作參軍戲。”可見中國的“獼猴戲”由來甚久。今之耍猴雜技,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習(xí)俗。
“申,猴也”見于漢代王充所撰的《論衡·物勢》中,說明十二屬相與十二種動物相配,自古就成為既定規(guī)范的習(xí)俗。“申”為什么是猴?說法很多,比較可信的是申者伸也。古人見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澗中飲水,故將伸(申)稱猴。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申為字像猴之形。”是又一解。明代大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漢代班固的《白虎通義》語:“猴者候也。見人設(shè)伏機,則憑高四望,善于候者也。”因狀定猴之名,也較合理。
自古以來,關(guān)于猴的神話、傳說,故事非常之多,其中以《世說新語》中的一段記載最為動人:“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其他如《搜神記》、《齊東野語》、《墨客揮犀》等書,均有此類大同小異的記載。“斷腸”便成為典故,被歷代詩人用之。如唐代詩人常建的《嶺猿》詩:“杳杳裊裊清且切,鷓鴣飛處又斜陽。”柳宗元的《入黃溪》詩:“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做斷腸聲。”宋代詩人范成大《八場平聞猿》詩中“雪澗琴心未是悲,須寫峽中斷腸時”等句,都是用此典。
猴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約定俗成的成語諺語、歇后語甚多。成語如“朝三暮四”、“沐猴而冠”、“心猿意馬”等;諺語如“殺雞給猴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等;歇后語“猴子爬樹———拿手戲”、“猴子看果園———越看越少”等,常被使用。
猴的神話傳奇故事以唐人王勔的《古鏡記》最具代表性。至明代文學(xué)家吳承恩匯集前人的神話傳說,進一步創(chuàng)作了《西游記》,創(chuàng)造出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典型形象,對后世影響尤巨,成為人人皆知的、敢于反抗玉皇大帝的、善于識別真?zhèn)蔚?、能?qū)魔除怪的代表,并稱為金猴、神猴、靈猴。毛澤東就有“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的詩句。
猴年來臨,大地增色,相信中國將有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