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徘徊在冷暖邊際,在奉獻的傳遞與交替中,體驗著春風萬里,寸草心意。
—題記
何為幸福?牛津字典給的解釋是:快樂、滿足、愉悅,是一種積極的主觀感受,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雅士,哲家學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而經過時間的洗禮,被人們所公認的真理便是“幸福源自奉獻”。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人們的主觀意識形態(tài)里這便是朝陽的溫暖,著名的影視紅星成龍在事業(yè)上的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人人皆知,除此之外,他對于慈善事業(yè)的貢獻似乎更能觸動人心。成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救賑災區(qū),募捐希望工程,這并不是表明我有多么慷慨,而是道德與精神使然的結果,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此刻,他們得到的事幫助,而我,收獲到的是幸福。”這番言論感動了無數(shù)人,奉獻是幸福的中心骨,催化劑,用助人為樂而借你一抹微笑,如此得來的幸福才更加刻骨銘心,影響深遠??v然歲月無情流轉,即使困境沉淪喪志,就算磨難接踵而至,在奉獻的福澤庇蔭之下,幸福永駐人間。
“奉獻與社會,于國家,于天下,便是幸福境界最崇高之升華”,即使到今天,我們依舊被戊戌君子譚嗣同那一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震撼。縱然變法失敗,可運動的精神力量流芳百世。如此的慷慨激昂,我相信,此刻,譚嗣同發(fā)自內心的呼喊便是最壯烈的幸福!這幸福來自光明的召喚,強烈的控訴,更來自于奉獻之后的釋然!是英雄的悲壯譜寫了幸福最華麗的詩篇。
“雪中送炭,沒齒難忘”,奉獻于之幸福,是雙向所愛,雙向而獲得。于救濟者,是永無黯然的精神;于被救濟者,便是沙漠綠洲的慰藉;與幸福,便是最真誠的詮釋,因為擁有奉獻,幸福便不再奢侈;因為擁有奉獻,暴風雨不再可怕;因為擁有奉獻,愛的實質更加充顯。如此,便可守望到春暖花開,大愛無邊。山林不需要向四季起誓,榮枯隨緣,浪花不需要向沙灘許諾,隨拍即興。幸福不必刻意去強求,奉獻在,幸福就在?;蛟S生命不需要機遇的垂愛,但必應有奉獻的實戰(zhàn),如此方是生命深度的延展,幸福的根源。
等待,桃李花林又一載,黑發(fā)白花盈傷衰,無需,望穿桑田盼穿海,天地存證我的愛。只消記得:不必強求,不必做作,只需強求,幸福隨之,如此,安好。
本人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