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贊美了春花秋雨之后,“冬”又是如何出現(xiàn)在中學生的筆下呢? 是否因為春的美麗、夏的光彩、秋的成熟,冬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了呢? 否,《冬》、《冬魂》、《贊冬》幾篇作文中透露的是對冬的向往與贊美。 在姬紅同學眼里,“冬是一個沉靜、思索的姑娘”。那富有內(nèi)涵的,樸素自然的美是獨一無二的。蘭天虹同學在《贊冬》里這樣贊美冬天: “冬,它是圣潔的象征。”“冬—一位可敬的嚴師。”“冬,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無微不至的保姆。”
在贊美冬的同時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要在冬的懷抱里鍛煉、奮斗、成熟。 除了對冬的贊美之外,陳弘同學的《冬》又賦予了新的寓義:“冬是春的先鋒。”他從“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角度上,分析了陳景潤,愛迪生等科學家的探索。他們在進行漫長冬日探索之后,終于達到理想之春。這似乎正應(yīng)了雪萊的一句名詩:“既然冬夭已經(jīng)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冬天,人們常用“嚴寒”二字來形容,含有貶意,然當你讀完這幾篇作文時,一股對冬的贊美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冬天將它潔白無暇的身驅(qū)奉獻給人們,待到春日來臨時,它將這潔白的身驅(qū)化作人的生命之源-一水,滋潤大地,生養(yǎng)萬物,年復(fù)一年,毫無怨言。這是無私的奉獻。
冬,也的確有凜冽、殘酷似刀劍的一面,然而“疾風知勁草”,“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一切蓬勃向上之物,在冬的錘煉下得到永生,一切腐朽畏縮之物將被嚴寒吞噬。欣賞這幾篇作品,人們不但盡興欣賞到了“冬”的自然之美,而且得到了人生奮斗精神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