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博的思考作文1600字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憨豆的表演萌呆了!” “英國人是成心的吧?這明明是合理利用規(guī)則,怎么叫消極比賽?居然還取消了參賽資格!” “孫楊威武!葉詩文,你就嫁了他吧!” “李曉霞,你欠丁寧一個擁抱!” “竟然把朝鮮國旗弄成韓國國旗,奧組委是覺得這兩個國家關系很友好么?” “劉跑跑,裝得挺像!不愧為影帝!” “誰都沒資格罵劉翔。他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承受著非常人能承受的壓力,他已經創(chuàng)造了許多輝煌?,F(xiàn)在,他最需要的不是金牌,而是大家的理解和一個普通小伙子應該擁有的生活。” 看著這些微博上的嬉笑怒罵,我的心情也隨之波瀾起伏,面部五官亦隨之翩翩起舞。時而咧嘴,時而皺眉,時而咬牙,時而瞪眼。直到放下手機,才想起自己剛才那一番丑態(tài)不免被旁人笑話,卻不料旁人之于我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方才破涕為笑,嘴角還未完全舒展開,臉上又立刻陰云密布。這變臉絕活,只怕是連川劇大師也要羨慕三分吧。 微博就這樣闖入了我每天的生活,我也逐漸對其產生依賴。又恰逢奧運時節(jié),各種消息、評論撲面而至,操縱著我的心靈和思想。至于放下手機,離開微博后,心中竟然分外疲憊。 有專家說,微博作為一種互動平臺,與中國古代的“題詩”“題詞”十分相似。最經典的一例便是黃鶴樓上,崔顥倚樓吟出千古名篇,而后詩仙李白登樓,見之亦留言道“————”依這些專家之言,這只怕是最原始的微博了。 然而我不以為然。我只是設身處地想了想詩仙當時的心情:不辭遠路來到黃鶴樓,即將看到天下名樓的欣喜遠遠勝過了旅途的煩悶與艱辛。這份欣喜已在心中醞釀已久,而今即將達到最高點。登樓之后,著實折服,心中自是感慨萬千,免不了詩興大發(fā)。恰在下筆之際,卻又見崔顥的題詩,其精妙絕倫,再次打動了李白。李白的所謂“留言”,不是在微博中短短幾分鐘之內給出的速評,而是在經歷了千萬種情緒之后的淡然,自嘲,更是一種英雄相惜,詩人相惜。“回復”崔詩的李白尚且如此,那么作為作者的崔顥的內心情感更是不必詳說了。 作為微博的使用者,面對李白,面對崔顥,我只能自慚形穢。 微博太快。因為太快,我們再也體驗不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焦急,在交流時自然也少了那一份感懷,那一份珍惜。因為太快,我們在短時間內便可接收到不同人的不同信息,其中喜怒哀樂數不勝數,而事實上,我們匆匆瀏覽那些微博,又怎可能真正領悟那些情感?怎可能真正與對方達到心靈的共鳴?于是,我們的情感被快速地操縱,像木偶一樣,突然被拉起,又突然被扔下;又像蜻蜓點水,看似那么巨大的漣漪,實則只是掠入水面,淺淺一厘。而到最終,水面一如既往的平靜,剩下的只有被侵擾的心靈和難以言表的疲憊與空虛。 微博太虛。在微博上,我們喜人之所喜,悲人之所悲,看似感情豐富,其實缺少親身的體驗。李白體驗過“蜀道之難”,才發(fā)出了“難于上青天”的浩嘆;李煜體驗過“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才發(fā)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吟。唯有體驗,我們才能逐漸切身感受到事物的全貌;唯有體驗,我們才能豐富自己的經歷,充實自己的心靈。如今有說法要求官員“下基層”,也是同樣的道理。人要獲得真正刻骨銘心的情感,無不需要較長時間的體驗。然而,微博的方便快捷免去了我們的體驗過程,運用海量的信息直接將各種情感灌入我們原本就受到許多壓力的心靈。實際上,它讓我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宅男宅女,失去了“仗劍走天涯”的志向。這好比于向一片漸漸沙化的土地灑水,水入沙土后頃刻間即無影無蹤,留下的只有日益嚴重的干旱。 我們要謹防自己成為“微博人”。當我們習慣了越來越快的信息更迭,當我們習慣了空虛而膚淺的情感體驗,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已經快餐化,我們的生活被化為無數塊碎片,碎片上最醒目的是微博發(fā)布和回復的時間,這時,我們就是徹頭徹尾的“微博人”,淪為了微博的奴隸。 人擁有了印刷術,失去了揮情紙上的意氣;人擁有了汽車,失去了竹杖芒鞋、徐徐步行的樂趣。有得必有失,這是最令人為難而又亙古不變的真理。如今人擁有了微博,又將失去什么呢?我不愿繼續(xù)思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