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羅曾說:“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在我所知道的記憶最深的就是葉圣陶筆下的稻草人,它就是這樣的一個“施恩的人”。在葉圣陶童話的童話中,它擁有人的心靈,盡職盡責(zé),而且還有一種可貴的品質(zhì)——善良。
文章敘述的是一個老太太的園子里擺放著一個稻草人,他幫著老太太驅(qū)逐害蟲。直到一天漆黑的夜晚,他親眼目睹了三件事:好不容易風(fēng)調(diào)雨順,可老太太種的稻子卻被吃光了。河上有一只船,一位漁婦的兒子得了病,一直叫喊著喝茶,可那漁婦給他喝水又繼續(xù)在河里捕捉魚。另一位婦女的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最后還要賣掉她,最后他跳河自盡了。
最后稻草人摔倒在地上,他不愿再看見這個災(zāi)難深重的世界,因為他空有善良,但卻無能為力。他想要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但他終究只是一捆捆稻草做成的,□在泥土中,無法動彈。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不幸的老婦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雖然稻草人的善良感動我,但我也替她們感動悲哀。
葉圣陶的《稻草人》讓我們深刻地領(lǐng)會到了三十年代中國農(nóng)村中風(fēng)雨飄搖的人生百態(tài)。稻草人十分善良,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詮釋,它就猶如寒風(fēng)中的一把火把,失意時候別人口中的一句安慰,痛苦時他人的一絲撫慰,無助時的一點點支援......把善良留給他人,也留給自己。臺灣著名小說家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里有這樣一句話:“你不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人根本不注意自己的鄰居嗎?”這句話,給我?guī)砗苌畹乃伎?,在物質(zhì)文明極大豐富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日漸疏遠,彼此的關(guān)系開始暗淡,有時甚至讓真理和道德走向淪喪,讓善良蒙上了一層塵埃。
因為善良,跪著的日耳曼人挺起了胸膛,吶喊聲是那么的鏗鏘!因為失善,站著的大和民族抬不起頭,受世人唾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善良,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溫馨、和諧。稻草人擁有善良的心,無能為力,但我們卻可以,為了不讓稻草人的悲劇重演,從現(xiàn)在起,我們不僅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還要多行善事,努力用我們的善良改變世界,讓世界變成一個真正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