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三作文 >

最是花影難掃_議論文范文900字

繁花錦簇,投下一片馥雅濃香的影子?;ㄔ冢ㄓ霸?,不易察覺,卻也無法掃去。

習慣,是一個人的影子,若觀影可知花疏密,則觀影亦可知人行跡。雖輕至無法稱量,不被在意,卻也無法擺脫,分外“沉重”。

人們的習慣是多樣的,卻無一例外,都充當了花影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上學上班、睡覺晨起……這些習慣似乎已深入骨髓,成了人舉手投足間的一部分,不易察覺。黑澤明有牛油癮,甚至在麥片中也加牛油。一日四食主義的他,興高采烈地活到了88歲。若你不喜牛油,相信一日三餐的科學性也無所謂。

在無法抗拒的生活中,日常習慣如此之輕,輕到讓人信然是隨心所欲,而毫無察覺它的日漸深入。直到某日對上了錯誤的生物鐘,才恍然驚覺它的存在。

習慣輕似花影,但影子依舊可顯示花的繁茂凋零,便也可泄露人的行為舉止,知曉一個人無法擺脫的或憂或喜的生命。

黛玉素喜把殘花收撿了,埋在土中,連讓它們順流而去也不愿,恐眼前的詩情,來日仍是污濁的結(jié)局。她習慣了惜花葬花,亦惜的是自己“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葬的是生性涼薄多寂寞。黛玉的多愁善感從性格變成習慣,也又成為了性格,融入骨髓,久伴了她短暫而又荒涼的一生。

沈東之在《晨鳥與夜貓》中曾介紹了不同作家的寫作習慣。晨鳥型的作家,比如托尼·莫里森,總喜歡在黎明時分寫作,喝杯熱咖啡,看太陽慢慢升起,“覺得光明注入了我的靈魂”。而夜貓形的愛倫·坡先生,卻愛在午夜完成他的驚悚小說,甚至還要在肩上放只黑貓。不同的習慣,卻一樣無法拋棄,而這些習慣,也恰恰體現(xiàn)了他們的寫作風格,如同影子,知曉了主人的全部動作。

人們無法擺脫習慣,它太過于沉重。命運、生活、個人等因素造就了它,正如同風雪、土壤、水源等培養(yǎng)了一株花。在不斷適應,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人們毫無察覺地培養(yǎng)了或好或壞的習慣,開了或多或少的花兒,絲毫未顧及身后的影子。直到某日,陽光明媚,在欣賞繁花錦簇時,才驚覺隱藏在瓦盆后的影子,無時不在。

然而,最是花影難掃,卻又何必掃?把花開成最燦爛的模樣,丟棄殘枝落葉,花影亦是你最好的翻版,亦告知了你真實的生命狀態(tài)。

作者:楊明慧

指導老師:王靜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