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在軍營帳篷里來回踱著步,一只飛蛾在案臺上的火燭旁飛來飛去。帳篷里忽暗忽明,帳篷門口站崗的士兵嘆了口氣,他明白帳篷里的人一定正被什么事煩惱著,但同時他也明白像他這樣的小人物又怎能替得了一個東吳大將著想?此時,簾幡被掀開了,周瑜從里面走了出來,一身的銀甲在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他的臉上沒有表情,看上去像是在猶豫什么,又好像是下定了決心。周瑜就這樣站了很久,旁邊的士兵也只好就這樣陪他站著。一時間,天地顯得無限寬廣,星星滿布在黑色的夜空中,就好似一顆顆珍珠撤落在了黑色的綢緞上。周瑜開始回想起幾天前的事來……
三天前,在軍營里的軍事會議上。“公瑾兄,我看曹賊此次來勢兇猛,并筑起了城墻。目前敵多我少,敵強我多。你看我們是否要……”孔明搖著鵝毛扇緩緩地說,可是他還沒說完就被周瑜所打斷了。“等等!孔明兄,小弟我有一建議不如我們二人將各自的計策寫在手上,一起拿出來看看,不知意下如何呀!”“好。”孔明笑著答應(yīng)。一會兒兩人都已準(zhǔn)備好,周瑜心想打曹賊定要火攻,不知這孔明會不會……兩人一起伸出了手掌。兩只手上都寫了一個火字。“哈哈……”兩人頓時暢快地大笑起來。此時周瑜心中很是高興,他對諸葛亮的智慧與謀略早有耳聞,但是能如此合他心意的卻出乎意料。火攻需要弓箭,而東吳的弓箭卻遠遠不及所需。諸葛亮卻放聲道:“公瑾兄,弓箭的事你就別操心啦!”所以他們約定十日之后諸葛亮交十萬支弓箭給周瑜。
第二天,孔明出發(fā)。運用計謀與對天文知識的了解,他向曹操“借”了滿滿十條小船的箭?;氐綎|吳時一個士兵的報告令他大吃一驚,草船上的箭并沒有十萬支,只有八萬有余。諸葛搖著鵝羽扇陷入了深思。明日就要交箭了,周瑜視我如眼中釘,肉中刺。這可如何是好。
東吳的大將聽說孔明借箭不足,皆大喜,都到周瑜的帳中找他賀喜??芍荑ぢ牶髤s為之一震,“怎么?他失敗了?”周瑜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現(xiàn)實卻擺在了他的面前,孔明失敗了,明日就可將這個麻煩除去,但是孔明的確是一個知己。倘若我倆共事一主該多好啊!唉……周瑜苦惱著……
月光依舊照著,周瑜望向遠處的天空,似乎已有些魚肚白。他深吸一口氣回到帳內(nèi)。
第二天的軍機會上吳、蜀雙方氣勢十分緊張,張飛瞪著銅鈴眼趙云握著長槍,緊緊站在孔明身旁,看來他們已經(jīng)做好拼死保護孔明準(zhǔn)備。“孔明兄,時限已到交箭吧!”周瑜說。“拿箭!”一聲令下士兵們扛上了箭,孔明覺得不對,細細一點十萬支,不多也不少。“這……”孔明納悶了。周瑜走上前來遞給他一支箭說道“好!不愧是臥龍先生啊!”孔明盯著周瑜遞過來的那支箭,愣住了……
點評:
“諸葛亮借箭不足十萬支”將會怎樣呢?當(dāng)讀者滿懷閱讀期待時,作者成功地運用懸念、伏筆、倒敘等手法,吸引著讀者。
結(jié)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題目寓意的深刻和全文構(gòu)思的精巧,全然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
改寫故事,既要忠實于原著,遵循人物性格的發(fā)展邏輯;又應(yīng)該根據(jù)新的情節(jié)進一步補充、豐富人物的個性,而不是簡單的重復(fù)。這篇作文,在忠實于《三國演義》前提下進行的再敘事就頗有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