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來到了安徽的黃山。第一次上黃山,就領(lǐng)略到了那兒的奇松怪石。但那兒的挑夫卻讓我領(lǐng)悟到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在黃山上,隨處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們主要是挑一些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左手拿一根棍子搭在扁擔上,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時候,他們一只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只胳膊垂著,伴隨著步子有節(jié)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體平衡。他們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先從臺階的左側(cè)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臺階,就到了臺的右側(cè);便轉(zhuǎn)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cè)再轉(zhuǎn)回來,每次轉(zhuǎn)身,扁擔換一次肩。他們這樣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掛在扁擔前頭的東西不碰在臺階上,還可以省些力氣。擔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樣直上直下,膝頭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線曲折,就會使路線加長。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他們在往上挑東西的時候比一般的游客走的速度都更快,所以他們邊走便喊“讓一讓啊,讓一讓啊。”
我看見前面有一個挑山工在休息,于是好奇的走上前和他談論起來。“大叔,你們天天都這樣扛著東西在山上走來走去???”我說,“那你們這樣辛不辛苦?。?rdquo;那人答到:“是啊,我們天天都在往山上扛東西,有吃的、用的、建筑材料等等。累當然會累,但是我們就靠這個掙口飯吃。”我說:“你有沒有想過不干了呢?”他笑著說道:“我在這山上挑了十多年的擔子了,跟這山也有了一些感情,從沒想過不干了。而且我們自己也為自己自豪,因為,我們都是在為這座山做貢獻,就算幸苦也值得。”“好了小朋友,時候不早了,我也該走了,再見!”說完,他挑起擔子奔山頂而去。
望著挑山工遠去的背影,我想雖然這些挑山工干得都是一些粗活、體力活,但正是有一代又一代挑山工的無私奉獻,才會有黃山今天的繁榮、才能讓人們欣賞到黃山的自然美景。
黃山的景美,黃山的挑山工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