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三作文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承接著前一天的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果然與抗日戰(zhàn)爭有關。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生在富裕和平的年代,甚至上數(shù)一兩代人,也都出生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后。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不明白戰(zhàn)爭的可怕,不明白犧牲的偉大,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大部分孩子不了解抗日戰(zhàn)爭,之于他們,這只是歷史書上的一個名詞,電視劇里的一段情節(jié),老師家長的幾聲嘮叨。他們甚至嘲笑那些念念不忘舊時代的人,對于偉大的年代嗤之以鼻。不是不夠愛國,無它,沒有親身體會。

拍《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康洪雷采訪了很多抗戰(zhàn)老兵后,和蘭曉龍倆個在酒店里嚎啕大哭,“之后我們想,哭什么呢?哭這些老兵壯麗的往事和寂寥的今天?是哭我們自己的無知,自己的可憐。我們快五十歲了,居然對中國抗戰(zhàn)歷史上這么大塊波瀾壯闊的史實和一個一個區(qū)域,居然絲毫不知,你說不可悲嗎?”

這便是現(xiàn)狀。

崔永元當年毅然離開央視,挨個兒探訪抗日老兵,獨自做《我的抗戰(zhàn)》《口述歷史》,就是希望不讓歷史蒙塵。但這幾年之前,歷史的塵埃厚達三尺,不被重視。我很高興,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掀起了歷史的石板。

中國這些參與歷史的人很多已死去,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請了很多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烈士家屬,遺留老兵……他們身上更多的是時代的傷痕。我們只知道抗戰(zhàn)時期那些赫赫有名、戰(zhàn)果累累的將領,但是再往下的普通士兵,就不知道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很小很小就知道,但是直到聽了史林山老人的講述后,我才意識到我們眼中的故事,是別人的血淚,更是一輩子不能提及的傷痕。他說著說著便不能自已,淚如雨下。歷史從書上活生生地跑了出來,在真實目前,我熱淚盈眶。

這是一個開始,意味著中國人開始對歷史真正的吸納、接受,不再是迫切地掩蓋傷痕,用表面的歌舞升平掩埋過往,刻意忘卻。我希望,希望中國的新一代,能夠從這一堂《開學第一課》開始,從以后的更多活歷史中認識到,我們的國家曾有過的波瀾壯闊、壯麗輝煌,同時也包含血淚、犧牲、屈辱與反抗的歷史,將中華兒女的浩然正氣薪火相傳!

初三(6)班

陸欣怡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