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代的吳晗,對勞動人民有深厚的感情。
他六歲那年,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父親的世交之友。父母以家釀水酒和便飯待客。飲酒時,客人見吳晗在院子里玩泥巴沙土,便招他來身旁說:“聽說你會作詩,現(xiàn)在作一首試試好嗎?”吳晗從容答道:“你命題吧!”
客人想了想說:“就以你父請飲酒為題吧!”吳晗站在餐桌旁,個子還不如桌腿高,聽到詩題,略加思考,脫口吟誦道:“桌中無菜市上有,飲酒何必杏花村。人人都說讀書好,吾謂耕者比我高。”客人聽罷,大為吃驚,連連稱贊說:“小賢侄的詩才和見解均可稱奇,了不起啊!”
吳晗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不僅流露于詩篇,而且見諸于行動。他交了許多窮朋友。最典型的一位是被稱為楊家傻子的孤兒,與吳晗年齡相仿,有股傻氣,衣衫襤褸,破不蔽體。吳晗很同情他,常常把米飯大碗大碗地倒給他。
還有一位雙目失明、沿街賣唱的孤老頭,住在鄰村。吳晗很尊敬這位可憐的老人,三天兩頭去看望他。直到吳晗成為大名鼎鼎的歷史學(xué)家后,仍沒忘記這位老人。1946 年,吳晗因故鄉(xiāng)為母親祝壽,還特地把這位老人請來,扶他上坐,奉為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