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五年級作文 >

讀詹天佑有感

我通過閱讀《詹天佑》這篇文章,我收獲很大。主要寫了京張鐵路是詹天佑主持修筑成功的,北京到張口的鐵路長二百千米,是連接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詹天佑一接到任務(wù),馬上勘測線路。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

居庸關(guān)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八達(dá)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他決定采用中部鑿進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向兩頭開鑿。外面同時向里鑿,把工期縮短一半。鐵路經(jīng)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這樣的坡度呢?詹天佑設(shè)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后邊推。國青龍橋,列車向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向西北前進。

這樣,火車上山就容易多了。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本文讓我明白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設(shè)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身為炎黃子孫,我為自己黃種人而感到驕傲,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更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自豪。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的名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表達(dá)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對自己祖國的鐘情。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人,更應(yīng)該努力擔(dān)當(dāng)建設(shè)祖國的大任,將來用熱血和青春報答祖國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讓祖國母親永遠(yuǎn)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