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議論文 >

懷一份敬畏

懷一份敬畏
  正如張麗君說過:“畏懼才是真正的憐惜與恭敬。”一個理智的人,過分大膽無畏,有時只是暴虎馮河,我們應當明白:有所畏懼,收獲的將會是柳暗花明的結果。
  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他的畏懼其實是以退為進的一種智慧。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中,想起張良臨別時的告誡與自己滅秦雪恥的理想,明白拔刀殺人與受胯下之辱的后果的輕重,最終隱忍不發(fā)以了卻一場不必要的糾纏,難道稱不上是善謀略嗎?不知是那位哲人說過:無論怎樣學習,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時學到迅速、深刻、持久。只有忍辱,才能負重。那些曾經(jīng)譏笑、嘲諷、辱罵甚至落井下石的人,其實也充當了我們奮發(fā)向上的動力。畏懼并不是面對挫折時的退縮,而是在權衡再三后適當?shù)牡皖^,將風險與錯誤減少到最低,而此時的畏懼是一種智慧。
  我常在聽音樂時產(chǎn)生一種如履薄冰的畏懼。當那天籟般的音樂響起時,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魂魄都被攝走,我不敢大聲呼吸,不敢發(fā)出響聲,我唯恐一絲雜音的產(chǎn)生,會使那美妙的音樂在瞬間消失。于是我總是懷著敬畏的心情靜靜地聆聽,從中解讀出音樂里所表達出的美麗、快樂、深沉與憂郁。
  記得親戚家的小孩子出生時,在窗外看著那個粉粉的可愛的小生命,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種難以言述的畏懼,生命的延續(xù)竟是這樣的莊嚴神圣。小心翼翼地觸摸著孩子的身體,心頭涌起一陣難以言語的感覺。我生怕因為自己的動作過大,而傷害到那個美到極其嬌嫩的生命。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看到她,我都不敢大膽地摟抱她。
  不知何時,我漸漸有了自己的審美觀。歲月在我身上沉淀,而我一直在滿懷畏懼地尋找著屬于我的美麗,畏懼被那華麗的事物所癡迷。當我讀著戴望舒的《雨巷》,心中也會希望自己能與那個帶著憂愁的,像丁香一樣的姑娘擦肩而過。如此美麗的女子,走在悠長的雨巷中,撐著一把油紙傘,該是多么朦朧又唯美的畫面??!仿佛時間也停下了匆匆的腳步,細細的咀嚼她的憂傷與彷徨。因她是真誠的,真誠地吐露出心中的憂愁,宣泄不滿。我也會想像徐志摩一般,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追尋那最純真的夢。溶在水中,隨著那點點漣漪,一圈圈的蕩漾開來。
  已故的著名作家、學者戴英在遺篇文章中闡述過這樣一個觀點:“人,應當有所畏懼。”他認為這是一種對自我理性的約束。畏流言蜚語,從而提高自身修養(yǎng);畏落魄苦難,從而不斷勉勵自己奮勇前行……我認為這是對自身真正負責的體現(xiàn)。
  所以,畏懼并不是懦弱者的退縮,而是另一種迎接挑戰(zhàn)的姿態(tài)。

 

展開更多